怎样教育叛逆青少年?青少年在12-18岁进入青春期,很多孩子都有一些叛逆的行为。常见的叛逆行为有:打骂父母、厌学、上网、抽烟喝酒、在社会上喜欢交朋友、对生活缺乏热情等。
那么,怎样教育叛逆青少年呢?
结合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内容,大家可以好好了解及学习下。
1.充分认识叛逆心理是孩子处在青少年时期一个正常的心理特征
不要认为孩子平时的一些叛逆行为有意跟自己过不去,甚至认为是思想品德问题。其实只要家长、老师全心全意,能平和地与孩子交流对事物的看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初中生一时的叛逆心理是很快消失的。
2.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是消除叛逆心理的主要手段
这就要求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充分尊重他们,多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他们谈心,决不能专制独裁。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和班级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
3.孩子交流
一方面要好好聆听,认真听完他们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的感受。多与孩子谈一些他们关心的问题,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帮助孩子解决困惑。
4.要充分引导孩子,让他们不断地丰富知识,提高对社会的洞察能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引导孩子多采纳别人好的建议,要学会宽容,胸怀要宽广,目光要远大,不要钻牛角尖,走死胡同,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家庭教育
从叛逆心理的成因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很主要的一个方面。在家庭成员间营造互相尊重的氛围,父母不武断地下结论,替子女做决定,而子女也要尊重父母的意见。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没有做太多的事情,父母可以正确地了解自己,不要过多地责备他。如果你在不了解孩子的情况下进行指责,你和孩子的关系会越来越差。在这个年龄,他们的自尊心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