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正规叛逆孩子学校主页 > 新闻资讯 > 明德特训学校厌学孩子转变案例

明德特训学校厌学孩子转变案例

来源:未知添加时间:17-11-23 点击:668

  厌学孩子转变案例一:

  孩子基本情况:

  小甘(化名)

  男,湖北鄂州人

  问题行为:厌学、逃学、言行粗暴、打骂母亲、学习成绩非常差

  转化周期:6个月

  小时候小甘被寄养在伯父家里,两岁半时回到父母身边。回到父母身边以后,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严,比较放任孩子的行为。

  所以使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尽管该生聪明活泼,但是学习成绩一直不好。

  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是全班倒数十几名,初中以后学习成绩是全班倒数几名。

  初一第二学期读了十几天书后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少年在外面玩,整天整夜不回家。因为厌学、逃学、、言行粗暴、打骂母亲、学习成绩非常差等原因,小甘被家长强制送到我校。

  转化方案:

  1、心理老师以他将来不愿意为乞丐为突破口,打开他面对学习的尘封的心门,由心理老师与他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为一步的心理咨询作好铺垫。

  2、通过感恩的视频引导其重新认识父母的爱,父母在学习上对其提出要求和目标时,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用错了方法,没有考虑到儿子的想法。

  3、通过励志教育,让小甘树立人生目标。告诉他,每个人都不能完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要承担社会和家庭赋予自己的使命。

  4、进校后,他一直不肯理发,最终把他的头发剪掉以后,小甘非常痛苦难受,总是带着帽子进行训练。咨询师在交流中了解到,他认为短发对于他来说非常丑。

  为了改变这一种错误的认知,咨询师与他进行探讨。最后通过长头发的美与丑来让他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美丑观,让他能分辨在生活中该向哪一类人学习,培养其区分是非、学会审美的能力。

  5、参加明德特训学校优秀学子报告会。通过身边学业有成的师兄师姐的现身说法,激起他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6、进行文化补习。根据他的文化基础对他进行补习和强化; 7、进行军事训练,磨练身心,增强体质。

  转化效果:

  小甘进校以后,初期情绪波动比较大。这里面有抵触情绪,也有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引发的后悔之意。进校第二天后,小甘说他明白了父母为什么送他来这里。是因为爱他,才强行送他到这里来的;因为爱他,才打骂他。

  到校第三天晚上就做梦,梦见回到家里见到爸妈了;小甘的良好转变还体现在他的理发上。

  他能递掉留了八年多的长头发,接受短发,也不再戴帽子掩饰自己的短发了;小甘还主动要求9月份回去继续读书,他说不能让自己以后成为乞丐。

  从明德特训学校毕业后他就读于当地一所高中,学习成绩步步上升 ,并于2015年考上一所三本院校。


  厌学孩子转变案例二:

  基本情况:

  小芊(化名),女,湖南长沙人。2015年2月入读明德特训学校学校,2015年8月从明德特训学校学校结业。

  芊芊(化名)从小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的。

  爸爸妈妈是开厂子的,平时比较忙,陪伴自己的时间很少。在长郡中学读初二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大自己一届的学姐,和她感情非常好,平时有什么心事都是和这个朋友说,而且这个朋友非常照顾自己。

  但是父母一直很反对自己交这样的朋友,说这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交这样的朋友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益处。

  每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芊芊就感觉父母好现实,父母离异又不是孩子的错,凭什么用这一点来指责自己的朋友呢?

  所以芊芊经常和父母吵架,父母越是不让自己做的事,自己就越是去做。

  当母亲经常拿着芊芊(化名)的下降的成绩和同院的小孩成绩进行比较时,芊芊干脆不想上学了,和那个朋友一起离家出走,最后夜不归宿,就是偶尔回家也懒得和父母说话。

  因不听话、离家出走、脾气倔、厌学逃学、结交不良朋友等原因而被送到明德特训学校学校。

  转化方案:

  1、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师告诉芊芊,导致自己不想上学的原因父母要承担百分之九十的责任。这个结论让小孩能在心理上接受明德特训学校学校的教育,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来配合老师、教官的辅导.

  2、 分析厌学的原因。告诉她不是自己读书读不进去,而是父母对她干涉太多、对比太多、期望太多、指责太多。这种负面的情绪体验完全来自父母的粗暴、简单、自以为是的说教手段。

  3、约谈父母,进行家教方式的指导。引导她的父母改变教育方式。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和权利。只要他们的选择不是违背社会伦理和社会法制的底线,父母就应予以尊重、引导和理解。

  4、通过军事训练磨砺其意志,规范其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芊芊的任性和脆弱也是导致厌学的原因.

  5、通过感恩与孝道教育,让小孩全面、理性评价父母,理解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心理。安排她学习《新二十孝图》,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感受父母十多年来对自己的付出。

  6、进行文化补习,强化她厌学而落下的功课。根据学校对他的作业检查和听课状态分析,对他的英语和数学进行了强化补习。

  转化效果:

  在经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和军事训练之后,芊芊各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有了学习的目标,表示复学后要认真学习,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价值的道理.

  知道如何处理父母与朋友之间的关系;看问题不再偏激和片面;2015年8月从明德特训学校毕业后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之中。这个倔强的女孩的终于转弯了!


  厌学孩子转变案例三:

  基本情况:

  小炎(化名),男,贵州省贵阳人。2009年8月入读明德特训学校,2010年2月从明德特训学校结业。

  小炎由于父母离异,从小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成长中缺少父爱。特别是和生父见面时总是受到他的严厉斥责,导致父子关系紧张,引发小炎叛逆,让他走上了和父母对抗、辍学、情绪不稳、沉迷网络、在外结交不良青年、撒谎、偷钱、抽烟的道路。父母无奈之下把小炎送到明德特训学校。

  转化方案:

  1、首先,让小炎适应明德特训学校的新环境,新生活。

  2、由心理咨询师与小炎谈心,通过心理辅导对其进行感恩教育、人格教育,引导其学会感恩父母、学会宽容待人,并不断培养其学会自尊、自爱、自律、自信。

  交谈中我们发现孩子对父母特别是父亲的怨恨程度已达到了极致,这显然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炎炎小的时候就没有给孩子创造好的生长环境才会导致这样的后果。这需要我们后天强大的思想灌输工作。我们让孩子试着换位思考,多去设身处地想想父母的无奈和苦楚。

  3、通过家信、电话,与亲人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让孩子与父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得到小炎的父母视力不太好,小炎的书写又极其马虎,每次小炎写完家信后都是再由心理老师工工整整以正楷字誊写在信纸上发出去。这一点让小炎和小炎的父母很是感动!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安排小炎组织参与各种活动。由于他表现良好,教官让他担任副班长,以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

  5、法制教育:让小炎正确认识法律,知法、懂法、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明辨是非善恶。

  6、军事拓展训练:让小炎增强体质,培养独立人格,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转化效果:

  几个月来,在其自身积极努力和父母的鼓励支持下,小炎终于成功转化了。作为班干部,他严于律己,友爱同学,带动其他同学积极训练,认真履行了班干部的职责,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从明德特训学校毕业回家马上复学,情绪很稳定,与家人、老师相处十分愉快。

  在学习上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立志考上重点高中。2014年终于不负重望,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这位迷途的孩子终于走上了正轨,这个复杂的家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