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教育方法是让孩子学会感同身受吗?
什么是人性教育方法?概括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对教师来说就是教书育人。这其中包括诸多方面,是目前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育方法。
这是目前教育所面临的的一种挑战。这就给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根据目前所面临的的挑战,教师们纷纷提倡讨论式,启发式,分组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提出教育本质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至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
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担任中学校长期间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规律。兴趣教育目前在我国方兴未艾,各种校外兴趣教育应运而生。
浙江全封闭学校心理老师总结:人性教育使孩子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在教育中生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为他们的成长打开了一个较好的通道,使孩子们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这个成语的本意是感激的心情同自己亲身受到了对方给予的关怀照顾一样。但是现在多引申为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我认为让孩子学会感同身受是正确的,很多矛盾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就会好很多。但现实情况不尽人意,要做到感同身受真的很难。
所以,道理讲千万遍,不如让孩子尝试一下。很多家长一边抱怨孩子没有感恩之心,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一边又不舍得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大多数孩子是学不会感同身受的,因此必须要让他亲身体会一番。
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意学习呢,因为孩子在父母的庇护下还没有尝到生活的苦,然后长大成人。
为人父母后又想给自己的孩子衣食无忧的生活,往往这个时候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然后把自己的遗憾变成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把所有的家务活儿都包了,希望以此留更多的时间给孩子去学习。
但事与愿违,这样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无法学会感同身受,根本不知道为谁而学,也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在他们心中“学习使我妈快乐”,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
感同身受过于理想化了,不亲身经历无法感受别人的痛苦,所以聪明的父母都会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这样的家庭教育让孩子能够体会父母的辛苦,进而懂得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由于父母和孩子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就能够顺利度过孩子的叛逆期。
【推荐阅读】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沟通 有关“与叛逆期孩子沟通的9个技巧”,叛逆期这也是每一个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必须要经历的一个发育过程,只是每个孩子的反应各不相同。所以建议每一个父母,在孩子叛逆期时,对孩子的 ......More>>
六岁叛逆期的处理方法 孩子从可爱到叛逆可能只是短短六七年的事,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叛逆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会感到十分头疼,毕竟这个时候孩子很多人生观都在养成,叛逆不利于家长给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6岁孩 ......More>>
三年级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 三年级学生应该是十岁或者十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发育接近成人一半,体能和心力发育达到一定程度,对家长体能依赖减少,有自己独立思想和外界认知能力。这个阶段的孩子 ......More>>
八岁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 八岁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孩子叛逆期不可怕,家长们不必惊慌失措,要知道叛逆,其实也是孩子成长的体现,家长们只要多一些耐心与理解,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战胜叛逆带来的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