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进行鼓励也要抓住恰当的时机
对孩子进行鼓励,也要抓住恰当的时机,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语言与动作来鼓励孩子。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分青红皂白地鼓励孩子,效果会不佳,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当孩子经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刻苦的努力之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成绩不尽人意的时候,是我们鼓励孩子,开导孩子的最佳时期。这时候的孩子,往往会内心茫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极为不自信。这时候,孩子就非常需要我们的鼓励,需要我们打气加油,让孩子重拾信心,继续努力。
如果孩子本身动力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自己的未来缺少期望,没有规划,你再给孩子进行多大的鼓励,孩子也会无动于衷。甚至,孩子会反感,觉得鼓励是对他的讽刺,而站到对立面上去。
还有,如果孩子对老师父母有抵触心理,不能正常的沟通交流,或者没有进行实际的努力,也没有遭受挫折打击,你再对孩子鼓励,也只能是对牛弹琴,不起作用。
所以,对孩子进行鼓励教育,要抓住适当的时机,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艺术的进行鼓励,才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对孩子进行鼓励也要抓住恰当的时机
越鼓励越不好,可能是鼓励的方式不对,
我们鼓励孩子最容易出现以下四种误区:
一、“你真棒,加油!”
比如孩子画画,当我们说“你画的真棒,继续加油”的时候,他们其实并不认为这是鼓励,而是自己没有达到你的目标。
二、言语或奖品过度鼓励
这种鼓励容易给孩子造成压力,比如说孩子考了个好成绩,爸爸说:“你真厉害,将来肯定不得了”这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他会想:“我将来考不好可怎么办啊!”搞不好还会影响以后的发挥。而奖品过度的奖励只会让孩子失去原有的动力。
三、鼓励的同时提及孩子的弱点
有时候我们为了鼓励孩子的进步,在夸孩子的时候会跟他以前做比较:“我真没想到,你这次考试居然及格了!”这样的话孩子听了,心里也许会想:在父母眼里,我原来一直这么差啊!他们的学习有可能会越来越差了。
四、不适合孩子的年龄
女儿七八岁的时候,我跟她说:“你都会自己洗袜子啦!”她会很开心,但如果她十几岁了,我再说同样的话,我猜她会白我一眼说:“你们觉得我那么幼稚吗?”
怎样鼓励孩子才靠谱呢?
1.描述你看到的
描述的重点在于具体、真实:比如说,当你估计孩子画画的时候,你可以说:“你画的西瓜颜色看起来像真的一样!”
2.说出你的感受
“你今天帮妈妈洗碗了,妈妈感觉轻松多了”孩子们都是需要我们的认可的鼓励,当他知道他的什么行为让家长感觉很好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重复这些行为。
3.把对孩子的鼓励概括为一个词
“你不用我催就能完成作业,说明你是一个很“自律”的人”
把孩子的行为和你期望孩子具备的相关品质联系起来,孩子就很容易接受你的鼓励,成为你想要的样子了。
叛逆孩子学校心理老师推荐阅读:
怎么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的内容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