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当街耍赖哭闹,该不该训斥?
昨天下班回家去逛了一圈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遇到一个小男孩躺在地上耍赖。嘴里哭喊着:“我要买玩具,我就要买玩具”。站在旁边的妈妈解释道:家里同类型的玩具已经很多了,再买就是浪费。可是不管妈妈怎么解释和分析,小男孩还是不依不饶,哭得更大声了,脚一卷一伸的很是带劲,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最终小男孩的妈妈还是妥协了。
其实这样的场景很常见,平时逛街的时候也能遇到一些孩子,看着自己心爱的玩具就挪不开步子。我发现面对孩子当街耍赖,很多家长为了息事宁人都会妥协。作为一个成年人,更作为一个妈妈,我真的非常反对家长们的这种妥协。关于孩子当街耍赖这种事情,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
1.让孩子明白喜欢不等于拥有。
曦曦小时候也有一点当街耍赖的苗头,但即便是看到自己很喜欢的零食或者玩具,她也不哭不闹,只是喜欢在商店门口驻足,不管我怎么拉,她都不肯走。只要喜欢就可以拥有,这其实是孩子们最真实的内心写照。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平日里一定要给孩子灌输一个道理:喜欢不等于拥有。
2.坚持你的观点,不要妥协。
坚持自己的观点,孩子会哭闹一阵子,但如果妥协,孩子会立刻停止哭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总是一次次妥协的重要原因。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如果孩子每次靠当街耍赖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已经熟悉了家长的套路。对此,各位家长请一定要记住,坚持你的观点很重要,因为你的妥协是致命的错误,它会一次又一次的助长孩子的嚣张气焰。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带孩子离开现场。
当孩子遇到自己心仪的东西不愿走开的时候,我一般不会硬碰硬的打或者骂。因为我知道越骂越打,孩子内心越受伤,孩子也越容易哭闹不止。通常情况下,我会帮孩子转移注意力,带她离开现场。比如:逛超市的时候,孩子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愿走,我会告诉孩子,我们家还差什么必需品,再不去就卖完了,快陪妈妈一起去吧。
4.下次出门之前,最好给孩子约法三章。
孩子当街耍赖,父母真的会感觉很丢脸,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家长才一次又一次的妥协。这样的事情,遇到一次之后,家长们就一定要吸取教训。为了避免孩子再次当街耍赖,出门之前最好给孩子约法三章。这个效果真的很好,因为约法三章的同时,也是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
5.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家长应该适当满足。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家长:孩子特别喜欢画画,家长也答应过孩子,会给孩子买水彩笔,但是每一次去超市的时候,家长都以各种理由推脱,这让孩子很受伤。其实,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家长真的可以适当的满足。就像不给孩子零花钱一样,你的一次次拒绝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
最后,我不得不提醒各位家长:遇到孩子当街耍赖,切不可硬碰硬,只要你足够用心,方法总比困难多!
孩子当街耍赖哭闹,该不该训斥?
孩子当街耍赖哭闹,这说明家长平时的教育方式不对。他敢这样做,证明他是有把握他会赢,不然他不会这么做。我个人认为孩子当街耍赖哭闹,不该训斥。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家暂时还没有出现当街哭闹的情况,不过在家有试过无理取闹,我也不会走开,我就在她旁边坐着不看她,但是会跟她说哭够了就过来妈妈抱,等她过来了再跟她讲讲道理。你也可以这样,不要走开,因为你走开他会哭的更厉害,你就背对着他,不看他,让他自己哭,跟他说你哭够了就过来,妈妈会告诉你为什么不可以这样。
要从根源解决问题,不然总是会历史重演。
很多家庭是爷爷奶奶带孩子,大部分爷爷奶奶是属于没有理智的宠孩子,导致孩子养成小霸王性格,觉得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以他为主,要满足他的任何要求,不然就哭闹。偏偏通过哭闹他能得到他所要的。这就容易发生当街耍无赖的事件了。我相信现在的社会,很多妈妈都会像我一样,会有原则性问题。无理取闹就属于一个,我是不会助长她的无理取闹,我会想办法杜绝。如果你是自己一个人带,可以像我一样要有原则。如果你家是爷爷奶奶带,那么你需要跟爷爷奶奶好好谈一谈。
我的教育方式你也适用,就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事件都不以训斥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而是温和坚定。
孩子当街耍赖哭闹,该不该训斥?
在羞愧的状态下,父母会过度关心他人的看法,而被对或错的念头所左右。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言行和举止不当,我们会更注意陌生人的反应,而不是试着理解孩子的行为有何意义,并且有效的引导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能因为觉得丢脸以及无法同理孩子的情感需求,以至于更严厉的对待孩子。这些先入为主的想法会使家长很难注意到孩子发出的讯号,尤其难以抵挡那种被人评价为无能父母的感受。假如我们觉得自己不能像他人期望的那样控制孩子的行为,就会开始为自己的无能而羞愧,进而对孩子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从心理层面来讲,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心理需求。孩子当街耍赖哭闹多半原因是需求没有被满足。如果不能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那行为还是会一直重复。建议家长可以在出门之前事先和孩子协商清楚具体规则,要让孩子心悦诚服的同意。但是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成熟,主管控制的前额叶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有特殊情况就是某些宝宝刚开始在家里答应的很好,可是出门就变卦,人越多闹的越凶。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可以把他抱到角落(不要引起围观),然后对孩子讲,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你非常要买XX东西可是得不到(帮助孩子认识情绪,说出情绪这有助于孩子缓解),可是出门之前我们约定好了,没有买买东西的计划,如果你觉得难过可以再哭一下,我会一直陪着你,等你准备好了我们再继续。
对于小孩子的情绪要全盘接受(情绪没有好坏),让他心理觉得安全,怎样父母都会接受他,爱他(事实也是如此),让孩子勇于表达,无论什么样的情绪,这对于他未来成长很有帮助,不要太过压抑他的情绪,但是要在他的行为上划上清晰的界限。
我不赞成训斥孩子(主要哪怕是语言暴力),训斥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而对于家长来讲,带来也是无尽的后悔和自责。
浙江问题孩子教育学校心理老师推荐阅读:
叛逆期的孩子不太听家长讲话,家长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如何更好地与青少年沟通交流 与青少年沟通方法
对孩子该严厉还是该宽松 父母如何给青春期孩子适度的自由
亲子间总是为了手机上网玩游戏而争吵 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
和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机 这些沟通技巧你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