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的叛逆期有多久?如何教育?
男孩的青春期一般会比女孩偏晚半年到一年时间,一般从六年级左右开始,对于家长的叮嘱不像小时候那么认真听,开始会有反驳,会有顶嘴,在大一些会注重自己仪表,会攀比,家长再用小时候那套教育理论已经没有任何效果。
我个人认为,在孩子成长中,随着孩子的变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改变,孩子大了,需要的是彼此的尊重,可以谈谈心,不要总用家长的身份去说教孩子,处于叛逆的孩子,你若是强着来,会把孩子推的更远,可以试着跟他做朋友,把他当成男子汉,做错了该批评批评,注意语气。
好的话,孩子会同样理解家长,若是家长教育不当,孩子的叛逆期可以一直从少年持续到青年。毕竟每个孩子都像一颗小树,需要老师的同时还更需要我们家长的认真修剪跟栽培。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从懵懂到成年都会经历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因为生理发育和心理的变化往往会出现大多数人所谓的叛逆期。叛逆期的时间长短也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大部分男孩的叛逆期都是在两三年左右。
叛逆期的男孩有时候真的是让人头疼,主要表现为性格暴躁,不听劝告,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需要家长的照顾。很多家长在孩子的这个日期也是很无奈,打不得骂不得,如果你严格地批评教育他,他反而脾气比你还大,如果心平气和的和他交谈,他也完全不听,甚至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
我认识一个青春期女孩的家长,有次听这个家长“诉苦”: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都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相处,完全不能理解现在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感觉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太大了。
关于如何和叛逆期孩子相处的问题,很多教育领的专家和学者都做了很多研究。其实我个人觉得还是多和孩子沟通,多关心他的生活,但永远不要只把他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家长应该平等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遇到什么事情可以询问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明白家人永远都是爱他的。
最近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变形计》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节目设置主要是通过城市和农村孩子的互换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力求解决孩子内心的迷茫和烦恼,化解和父母的矛盾。在节目最后城市的变形主人公往往和父母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变,我认为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改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给双方提供了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在根本上接近问题的本质。
有的人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可到了四十岁突然叛逆;有的人从小就不省心,青春期更是让父母老师伤透了脑筋,可突然有一天像变了个人似的;也有更多的人,就这样按部就班地生活,看上去生活幸福,可只有自己知道,他其实没有那么快乐。
我一直不喜欢给孩子扣上“叛逆”的帽子,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因为,所谓的叛逆,只是站在家长自己的角度而已,孩子不听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是叛逆吗?无非就是这些吧,你觉得你是为了他好,可他不这么认为,如此而已。
可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想,你说的就一定对吗?你想要的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想要的,你未必理解。那些看上去“叛逆”的孩子,不过是有自己更多的想法而已,而父母却不理解也不尊重孩子。
如果所有的孩子,从小都能得到父母的尊重,从他两岁开始,就给他足够的自主权,让他在安全的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呢,做好引导和保护,不指责、不否定、不干涉,那么,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他也会平稳地度过。
与其现在就去担心孩子什么时候会叛逆,不如从现在开始,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亲子关系好了,教育也就不再是问题。即使遇到了问题,也能顺利解决,而不是焦虑和急躁。
孩子的叛逆期长短不能一概而论,作为父母要学会从与孩子的冲突中撤离,当双方都在气头上的时候,不要做任何交流,这样只会锐化矛盾。父母可以等孩子心情好,话比较多的时候用自然的方式解决与孩子的冲突。
有时候忽视也是一种力量,沉默是金,在特定的环境下,家长少说话,让他自己一个人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或许等他想通了也就没有那么叛逆。
避免用责骂来对待叛逆期的孩子,只会适得其反。不要低估孩子想要破坏家长意识的想法。最好做个有温度的父母,附身去倾听他内心的想法,跟孩子做忘年交。不要趾高气昂,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寻找疼爱与規训之间的平衡。疼爱孩子的同时,要学会尊重孩子,不伤害他的尊严,可以用举例子讲故事的方式从侧面矫正孩子的错误。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尊严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同时又促进了亲子关系,一举三得!
孩子的叛逆期时间我觉得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家庭的环境,父母教育背景因素都会不一样,那我见过有的孩子们是从初中二年级到高三都是叛逆期。有的孩子那可能会持续一年时间,可能遇到一些意外的事情,然后突然改变。首先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叛逆期是青少年成长成熟的一个必经阶段。孩子的心理身体上一旦发生了变化,就宣告这一时期的到来。性早熟的孩子,青春期提前叛逆期就容易提前。叛逆期到来,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愿意和父母沟通,那有的父母呢?可能是跟孩子是属于朋友的关系的话,就非常容易相处。
那具体的教育方法呢,也会因人而异。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和他生长的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呢?方法也不一样。但大体上的一些原则是可以借鉴的。首先,父母那要应该正确的看待这个事情。不能着急。一定要循序渐进的去改变。一定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其次,允许孩子合理的,正常的人气交往。尤其是异性交往。
浙江叛逆孩子学校心理老师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