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贬低自已的孩子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这是其他的人无可取代的。
比较这种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比较有它积极的一面,可以发现个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有时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但如果把比较带有一种奚落的情绪,那这样的比较不如不要。
一些个人的特性在甲看来,是优点,是益处,但对于乙来讲,可能是缺点,是弊端。
有的人性格直爽,但对于有城府的人来讲,却会认为是莽撞。
有的人性格内敛,不喜热闹,却会被认为不合群。
比较,要有一个相同的标准,才可以进行评判的。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拒绝不了解情况的比较。换种说法,如果孩子拿其他父母的优点与自己的父母比较,作为父母,感受又会如何?
家长觉得孩子哪里有需要改正或提高的地方,完全可以换一种方法来进行,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提高的方法,而不是用比较的贬低来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方法更如同家长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通过孩子这个渠道来发泄而已。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是,怎样的爱法,才是父母们应该一直思考的问题关键。
别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贬低自已的孩子
世上没有绝对好的道理,也没有绝对坏的道理,只有应用不对的道理。对此问题,我觉得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要看怎么用?用好了,就有道理,没用好,就没道理。
有句话这样讲: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以此来论,孩子的成长过程也很漫长,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是多种状态,有得意时,也有失意时,还有正常时。作为家长,要善于调整孩子的各种状态,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
01.得意时。
孩子当取得好的成绩,被表彰肯定时,有些孩子能正确看待成绩,平常心对待,但还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骄傲自满,觉得自己很厉害,有些膨胀。这时家长就要帮助孩子,不能让孩子继续这样下去,在这种状态下,可以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和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指出孩子的不足,比孩子厉害的人多了去,要孩子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位置,不要沉迷于过去的成绩,要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02.失意时。
孩子在遇到挫折和障碍时,家长要有耐心去帮助孩子走出来,给予孩子思想转变的时间,不能很急切得要求和希望孩子立即改变这种状态,更不能以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用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来刺激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有逆反心理,火上加油。这时,应该鼓励孩子,可用别人家孩子的缺点来和自己孩子的优点相比,让孩子有信心去面对,自己还是不错的。
03.正常时。
其实大部分时候孩子状态属于不得意,也不失意的正常状态。这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多拿孩子的优缺点与其他孩子的优缺点相比。
拿孩子优点与别的孩子缺点比的时候多了,会让孩子迷失自己,骄傲自负。
拿孩子缺点与别的孩子优点比的时候多了,会让孩子极度自卑,失去自信。
别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贬低自已的孩子
这是父母的通病,好拿别家的孩子说教,例如,X家孩子得满分,看你才考这么点分;看X家的孩子那么精,再看你怎么这么笨呀…这种说教伤害自家孩子自尊心,不利于孩子成長…
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和自已的孩子谈心,分析不足是什么原因?从哪方面努力!只有找准努力的方向,与孩子一起学、做,把孩子引上路,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很快成为班里上等生!庄乡人们眼里的好孩子…
所以说千万别拿别家孩子贬低自家孩子,帮孩子找原因,与孩子一起学、做,赶上来,才是正道!
特训学校心理老师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