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想控制孩子的人生对吗?
任何正常人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果家长想方设法控制孩子的人生,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活,很有可能适得其反,贻误孩子一生。
沈巍的例子众所周知。父亲对沈巍管教很严,讨厌沈巍画画和读历史方面的书,那时沈巍都是偷偷看书。学审计、进入审计局工作是沈巍此生最大的遗憾,如果不是父亲的要求,沈巍很可能会选择其他专业,也不会是脱离工作岗位到处流浪的结局。当然,沈巍先生有自己的人生观,毕竟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致力于垃圾分类和节约物质能源,其本身也是值得称道的。
也许他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但是想必他内心深处一定也有一些遗憾,毕竟这种生活方式不是他最想要的。也许是沈巍的父亲对沈巍感到愧疚吧,其临终时曾向沈巍道歉,可是依然没有改变什么,沈巍依然放着公务员工作不干,却继续着自己的流浪生涯。
因此,家长切莫妄图控制孩子的人生,只要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选择是正当的,就要全力支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喜欢,无论某个行业前景怎么样,孩子都会做出一番成绩的,切莫以世俗的、物质的观点去干涉孩子的选择。
家长想控制孩子的人生对吗?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感确实很强。很多家长习惯在升学、工作和婚恋等关键时刻干涉孩子的事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做选择。他们意识上会说,这是紧要关头,孩子的人生经验不足,他们的经验很重要,但潜意识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潜意识上,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失控的感觉,他们惧怕孩子的发展轨道不在自己左右之中,也担心孩子变成一个真实的、有自主意志和独立判断能力的人,从而不再是他们幻觉中的小孩。而且缺乏民主,自私狭隘,所以家长应该做到:
1、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父母与孩子之间只有辈分上的差异,却没有人格上的大小。建议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切忌对孩子进行心灵施暴与体罚。争取做到不训斥孩子,因为经常训斥会形成一种厌烦的情绪。
2、纠正缺点不要总是否定。尽量要用表扬、鼓励的方式来纠正孩子的缺点,这点可以借鉴陶行知先生给糖果的案例哦。就事论事,问题虽然出现在孩子身上,但是大人也是要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3、不要显示权威。家长虽然在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一定要给孩子一份地位,有意见分歧需要提出具体的方案来说服孩子,同时也要允许孩子提意见。切记在生活中搞父母“一言堂”。
4、以孩子的行为好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家长自私的表现。似乎孩子的学习对于父母更重要,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为了父母炫耀的资本。而一旦孩子认为自己的学习原来就是为了父母,他的学习动力也就有了偏差,就严重的背离了中学生学习动力的科学性。因此,父母应该学会分享孩子获得进步的快乐,应该为了孩子进步而快乐,而不是为孩子使我们的光彩而自豪。
5、拿孩子发泄怒气是家长极度自私的表现。任何人都会有这样活着那样的不满,都有消极的情绪需要发泄,但绝不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作为攻击的对象。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要气炸了,胃痉挛了,也不能拿孩子撒气。要知道,做出这种事情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
家长想控制孩子的人生对吗?
想控制孩子人生的家长,都因"责任心"。
1-缺少安全感,想对孩子的人生负责,于是就会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当下的结果,表现的是标准和控制。
2-自己的人生越是有遗憾不圆满,越想在孩子身上得到回馈。
3-在自己生活和工作的舞台上找不到做主角的感觉,于是到孩子的舞台上去扮演主角,没有界限,没有分寸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教育和管理孩子。
每个人有的只是一扇由内开启的转变之门,家长越是急于控制孩子,急功近利,越会导致孩子的战争和逃离。
改变这种状况的结果就是,读万卷书提升自己的意识,行万里路,增加自己的人生体验,阅人无数找到成功真正的规律,并且自己去实践,名师指路教练的级别决定选手的表现。
问题少年学校心理老师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