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孩子教育学校的博客

招生咨询:400-8898-486

五岁孩子拿自杀威胁我们怎么办

  五岁孩子拿自杀威胁我们怎么办?

  一个五岁孩子拿自杀来威胁父母,这绝不是什么好事,至少暴露出在这个家庭里,是否过度溺爱孩子,或才夫妻之间平时是否有过吵架现象,或者家里有老人常拌嘴现象,或者家长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有过打骂体罚现象。

  因为只有这些负面影响因素存在,才会让孩子从大人身上学会拿死来威胁他人。那么如何正确管教孩子,避免孩子以后再威胁大人呢?下在浙江全封闭学校心理老师给家长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家长必须要彻底检查家庭环境,看看在家里都有谁在无原则地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诉求。

  五岁孩子的抽象和逻辑思维发展才起步,从思维深度来讲,还属于浅表性思维。

  因此,当孩子在个人诉求方面得不到满足时,常会闹情绪,如果这种负面情绪不断被积累,慢慢就会变成为一种习惯性发泄的坏脾气。

  那么问题来了,谁在经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诉求?看护人有谁是非不分经常误导孩子?有谁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说一些特别难听的话,甚至是拿自杀来威胁家人?通过仔细检查,家长会发现问题根源一定在大人身上。

  第二,必须要净化家庭环境,主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合理满足孩子的心理诉求。

  我曾经见过一个四岁幼儿因为爷爷不给买雪糕,就嘴里大喊我要杀你的话。

  我问老人,平时你经常满足孩子的要求吗?老人说不是,是奶奶和孩子爸爸妈妈。

  问题很容易就找到原因了,家里三个大人都在溺爱和放纵孩子,只有爷爷一个人能坚持原则,但偏偏其他人都认为老人对孙子不好。

  由此说明,如果不净化家庭环境,不改变大人们的认知和分辨力,自然就无法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无法合理满足孩子的心理诉求。

  第三,从孩子哭闹不休的一件事去认真追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穷闹腾。

  就如上面我提到的老人,他之所以不给孙子买雪糕,原因是孩子已经连续吃过两根了,如果再吃第三根孩子肯定肚子受不了,而前两根恰是奶奶和孩子妈妈给买的。

  于是我就买了一根雪糕,我拿着雪糕问这个小朋友,你想吃吗?他连话都不说,上来就抢,我往高一举,他再蹦也抢不到,于是也开始哭闹,并且嘴里还是说我要杀死你之类的话。我就对他讲,好,你杀死吧,开始动手吧。

  结果发现孩子只是嘴里说,他根本不知道杀死别人是什么意思。这时我对爷爷讲,孩子所说的话连他自己都不理解,你根本不用怕。

  第四,给孩子立规矩,结合具体的事重建认知和分辨力,让孩子知道守规矩才能得到满足。

  我继续说上面的事例,当我让这个孩子兑现他要杀死我的话时,结果发现孩子只是无理地哭闹,同时还用小拳头打我,用脚踢我。

  于是我便把雪糕放到冰箱里,然后坐在沙发上,把这个孩子从身后搂住双臂,用双腿夹住他的双腿,这样他四肢就没有办法攻击我。

  孩子被牢牢地控制住后,我就让他使劲哭闹,直到他哭不出声来,也没有力气挣扎了。我才问他,你还哭闹打人踢人不?

  如果你还闹,我就这么一直不放开你。有一次经验之后,孩子想尝试挑战我,嘴里说不闹了。

  可是撒开手后,他又故伎重演,结果我又来了一遍紧紧控制。

  反复三次后,这个孩子发现没有办法挑战我,就只好乖乖听我的话了。实际上我没有打也没有骂的过程,就是给孩子重建了认知,让他知道不能胡闹就是守规矩。

  第五,用延迟满足的方法,避免孩子闹极端情绪,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孩子转移注意力。

  继续上面的事例,当我撒开那个孩子后,他撒腿就想跑,我一把给抓住,然后让他面向我站好。我告诉他,你跑是没用的,你跑了也吃不上雪糕啊。

  你只有老老实实听我的话,完成我给你的任务,才能得到雪糕。小家伙一听,我会给他雪糕吃,再撒开手他也不跑了。我笑着问这孩子,你肯定想知道我给你安排什么任务吧?

  他点点头。我问,你喜欢藏猫猫玩儿吗?如果你能找到我,我就会马上给你雪糕。这个游戏是孩子最熟悉的,他自然信心满满就答应了。

  我说家里不行,得到楼下广场去玩儿,孩子很爽快就跟着我下楼了。玩着玩着,孩子就只顾着专注于游戏了,一个小时内都没有想到雪糕的事。

  第六,家长不要怕孩子寻死寻活闹,实际上孩子这种威胁只是想挑战大人的心理底线。

  我以前曾经接触过很多中小学生拿死来威胁家长的案例,真从嘴上说出来我要死给你看的孩子,结果没有一个出现问题。偏偏是那些嘴上不说,一点信息都不透露的孩子,长期压抑自己后,会突然给你上演一出悲剧。

  因此,当五岁孩子拿死来威胁大人时,你们根本不必怕,而是结合我上面的事例分析,去认真揣摩幼儿心理动机。

  从我的经验来看,凡是拿死来威胁大人的孩子,都是在试图挑战大人的心理承受底线。如果你胆子小,真怕孩子出事,对不起,那你的孩子就赢了,以后他会经常挑战你的心理底线。

  浙江全封闭学校心理老师总结:从一个五岁孩子拿死来威胁大人,其实充分暴露出在一个家庭里,大人们家庭教育素养真的很差。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父母哪怕有一个人溺爱孩子,就容易让孩子从一点突破,而后去威胁其他人。

  因为对于幼儿来讲,从心理本能来讲,他们每天琢磨的都是个人小心理诉求怎样才能得到大人的满足,而大人却不会认真去研究孩子的心理世界。结果就导致别看小人不大,却对大人的软肋很了解,而大人却琢磨不透孩子在想什么。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相信你会发现,原来孩子心理并不复杂,只是大人把孩子看复杂了。


  当孩子那自杀威胁大人的时候,他并不是真的想死,只是觉得这种方法可以威胁到大人。

  孩子可能是从电视里或者大人在聊天的时候,听到、了解到了,父母对“其他孩子的死”的惋惜和害怕。

  所以说,当孩子学会用“自杀”、“死”来威胁父母的时候,父母可以这样做:

  首先,让孩子了解到“自杀”、“死”意味着什么。

  让孩子了解到,他自杀了,“死了”,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再也见不到同学朋友了,再也没办法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吃喜欢吃的东西了。

  而且这种“再也不能”是不可逆的,不能后悔的,不能挽回的。

  很多父母不敢跟孩子谈“生老病死”,觉得“死”是一种不祥的、要禁口的事情,这也就导致孩子知道自杀、死的“威力”,却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次,不能惯着孩子,该管教还是要管。

  父母对孩子的纵容,会让孩子认为父母的爱是毫无底线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光是父母“驯养”孩子的过程,也是孩子“驯养”父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能让孩子越过。

  如果父母因为孩子哭闹、打滚妥协一次,那么孩子会用更过分的行为进一步试探父母的底线。

  所以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父母觉得不行,就坚决不能同意。

  虽然说,电视或家长的谈话会让孩子了解到“自杀”,但是父母在事后还是要仔细问问孩子了解这种事情的渠道,对这种渠道进行筛选。

  前一段时间看过一个新闻,一位爸爸给11岁的女儿请了个家教,结果从视频中居然看到家教一直跟孩子说一些‘杀了你爸爸’、‘杀了你妈妈’之类非常血腥的话,家长赶紧报警了。

  如果孩子是这段时间突然出现的异常情况,父母要了解一下出现的原因。


  我有一个朋友家的孩子28岁喝百草枯死了!怎么回事呐,原来他家从小就比较溺爱这个孩子,这孩子一要啥不给就和你家孩子一样要自杀要出走啥都,家里人都怕他这招,所以要啥给啥,本来家境就不富裕,让他给折腾的更是啥都没有,还欠一屁股债。

  后来结婚了,和媳妇闹还是拿自杀啊喝药啊吓唬媳妇,还真喝了两次,都强救及时没死了!也可能喝到的是假农药反正是抢救抢救就活过来了,媳妇一看这人也不是过日子人啊,就离婚走了。

  他把这些错误都归责于父母,父母更不敢惹他了,整天喝大酒耍钱,家里更穷的没啥啦?28岁过年,大家都打麻将,知道他没钱都不和他玩,他回去和父母要钱,实在是没钱了,他妈给他借了200块钱给他了,他嫌少!

  转头就喝了药,以前就怕的他喝都是藏起来的,(那么说别农药不就得了吗?不是的,农村不可能不用到农药打虫子的,除草的!)这回不知道他从那找出来的,喝完药没走出大门口就倒那了。

  家里人赶紧送医院,洗胃输液啥都,折腾了两天,死了!估计这次他知道自己要死了,临了一个劲儿喊着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医生救救我,救救我!正月初八就出埋了!


  这是一个过程,我儿子五岁时也经常拿跳楼,离家出走威胁我,我还很纳闷,从来没有在他跟前提起过这些字眼他怎么就能说出来,我没有接受他的威胁,我告诉他跳楼的后果会是什么,离家出走有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

  有一次他又拿跳楼说事,我一气之下一把把他拎起来拖到阳台边上让他跳,告诉他跳下去后我就没有他这个儿子了,不过没关系两三年后我和他爸爸还会在生一个孩子,从此我们没有人会记得他,可能我这样的方法太偏激。

  但是面对三天两头拿跳楼来说事的娃你真心没有耐心跟他讲道理了,后来他就不说了,现在七岁了,偶尔跟他开玩笑说起来,他还极力否认自己说过那样的话,还说他怎么可能那么幼稚。

  那么小的孩子并不是很清楚跳楼是怎么一回事,可能是从其他小朋友那里听来的,但是你一定要跟他讲明白这样做的后果,不要回避或者打哈哈就过去了,这件事情他整明白了没有了好奇心就不会再去关注了。


  推荐阅读:

  10-16岁叛逆期教育方法

  戒除网瘾最实用的方法

  母亲给早恋女儿一封信

  厌学症是抑郁症吗

  网瘾最严重的症状

  重度网瘾症状

  帮孩子戒网瘾成功案例

  网络对青少年的利与弊    

  对早恋孩子说四句话

  给早恋儿子的几条建议

  高中厌学还有救吗

  厌学症需要休学吗

  厌学症是哪种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