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孩子教育学校的博客

招生咨询:400-8898-486

为什么有的孩子只要妈妈在就不乖

  为什么有的孩子只要妈妈在就不乖?

  只要妈妈在场,孩子就各种不乖,曾经我也遇见过类似的情况,我家孩子偶尔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首先,妈妈是这个世界上和孩子最亲的人,孩子不乖,是因为他想让妈妈证明妈妈爱他。

  我有个表妹,她家孩子就特别的粘她,只要她一出现,她家女儿就各种胡闹。但是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现象,她上班是上班时间,下班之后,因为孩子会粘她,她会想要逃脱,就是去逃避这个问题。

  越是这样,孩子心里越没谱,她不知道妈妈是否还爱她,于是她失落,她伤心,但因为孩子不会处理情绪,就会埋藏在心里的一个角落。

  等到妈妈来的时候,继续缠着,让妈妈告诉她,妈妈爱她,这种爱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是包容的,是自由的,任何有条件的爱,都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孩子也会有不良情绪的积累,他们无处发泄,见到妈妈就会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我之前有一天放学去接孩子,见面之后就各种要酸奶,要零食,要玩具,我当时真的是火气马上要爆发了,还好我还想给他点面子,忍住了。

  之后等孩子这一波情绪走掉之后,他跟我说在学校小朋友跟他抢玩具,有个女孩分享零食没有给他,等等,我一瞬间才明白,原来孩子受了那么多委屈,还能表现正常得把课上完,到我去接他的时候才表达出来那些不良情绪,真的不容易。

  想想我们成人有时候遇见最亲密的朋友,就会倒出自己积累已久的苦水,希望对方能够给你一点理解,给你一点关怀,这样想就不难理解孩子的行为了。

  最后,很多父母会反驳,我怎么会不爱孩子呢?爱孩子要以孩子需要的方式爱。

  有一次幼儿园上课,家长可以去参与其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我儿子班的一个同学,他一见到妈妈就搂着妈妈的大腿,不肯松开,老师也很无奈,阻止不了,也管不了。

  其实并不说明孩子有多爱妈妈,只是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妈妈,我离不开你,因为你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爱我。

  后来交流之后才发现,这个妈妈很忙,又是很大年纪之后才有的这个孩子,于是各种买玩具,各种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她没时间陪孩子,所以孩子才会这么粘人的。

  一个真正被爱着的孩子,他们会很坦然的去玩,不会缠在妈妈身上的,如果孩子不去玩,那说明你爱孩子的方式,需要改变。


  为什么有的孩子只要妈妈在就不乖?

  我以前有个邻居小王在乡镇上班,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偶尔,忙的时候两三天才能回家一次,平时孩子都是姥姥带。只要小王一到家孩子立马上前保住妈妈的腿,妈妈也会顾不上其他第一时间抱着孩子各种亲吻各种问:“宝贝,想妈妈了没有?哪里想妈妈?妈妈不在家你哭了没有?爸爸训你了没有?好好吃饭了没有……”

  面对妈妈的一大堆询问,不知道宝宝是不知道从哪里回答,还是宝宝压根就不打算回答,反正就是默默地粘在妈妈身上不言也不语。接下来,妈妈想洗把脸叫宝宝下来宝宝摇头,妈妈想上趟厕所宝宝不依,妈妈想倒杯水把宝宝放在地上宝宝就搂住妈妈的脖子不愿意松手。常常听到小王妈妈的抱怨:“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妈妈不在很乖,只要妈妈回来你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你像块橡皮糖一样贴在妈妈身上干什么!”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呢?

  01由于孩子天性使然

  孩子天生依恋妈妈,因为妈妈从十月怀胎到孩子出生,孩子跟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孩子对母亲也最熟悉,孩子也最喜欢妈妈的陪伴。还有一点就是妈妈对孩子特别有耐心,平时妈妈不仅对孩子的要求能尽量满足,就是对孩子偶尔的无理取闹妈妈也会包容,孩子知道妈妈最爱宝宝,所以只要跟妈妈在一起孩子就会很开心!

  02孩子内心有恐惧和焦虑

  就像上面我的这位邻居,因为孩子以前一直是跟妈妈在一起,小王上班后就把孩子丢在家里跟着姥姥和爸爸。孩子知道妈妈一走就很长时间见不到,所以每次都缠着妈妈不让走,妈妈担心走时孩子哭,往往都是趁着孩子不注意偷偷地走,岂不知这样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妈妈离开后,孩子是迫于对姥姥和爸爸的恐惧就表现的很听话。一旦妈妈回来孩子突然就有了安全感,之所以孩子死死粘着妈妈不肯放开,是因为孩子内心有焦虑,唯恐一放手妈妈会抛下孩子再走。

  孩子太黏妈妈怎样破解呢?

  最后简单赘述几句:孩子太黏妈妈当然妈妈也会有所不爽,要破解就要多跟宝宝交流,讲明道理,切忌出门避开宝宝偷偷离开让孩子感到失去了安全感;再者就是在家陪伴宝宝的时候,想方设法短暂离开孩子身边,给孩子自己独处的机会,妈妈离开的时间可以循序渐进逐渐加长,久而久之孩子养成妈妈离开身边的习惯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为什么有的孩子只要妈妈在就不乖?

  这样的问题,我自己也遇到过,尤其在自己工作比较忙碌或者出差回来的时候。其实孩子这样的表现是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向妈妈表达需要妈妈陪伴的诉求,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起妈妈的注意力,得到关注。

  记得有段时间,儿子出门总是会让我抱着,即便我表达自己累了,让爸爸抱一会儿吧,也坚决不同意,就只让妈妈抱。其实,他只是简单地想和妈妈在一起。

  再比如,有时候,我在家的时候早上叫他起床,洗漱,送幼儿园的时候,他就会各种磨蹭;而爸爸在的时候,他则会非常麻利地完成每个动作,好不拖拉。其实,他就想妈妈多陪他一会而已。

  孩子有时候不会或者不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即便用让大人抓狂的方式,也想达到和大人多待一会儿的目的,哪怕那个过程不舒服,甚至被呵斥。

  应对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每天可以拿出一段时间,高质量地去陪伴孩子,期间尽量不处理工作,不接听电话,不看手机,全然地和孩子在一起,哪怕只有十几、二十分钟也好。

  而且这样的时间不仅仅局限在晚上,可以是送园的路上,外出坐在车上,都可以。

  除此以外,妈妈平时一定多向孩子表达爱,而且告诉他,不在他身边的时候也爱他,让他内心接收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是确定和笃定的,这样就会构建出足够的安全感,孩子刻意去闹腾的行为就会逐渐减少。

  而在孩子这些行为出现的时候,妈妈也不要太焦虑,别指责孩子,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心里需求,也可以直接问他们:是不是希望妈妈可以多陪宝宝一会儿了。下次可以直接用语言告诉妈妈,妈妈爱你。(针对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


  全封闭学校老师推荐阅读:

  给高中生厌学的信

  高三学生厌学10个妙招

  厌学症能用药物治疗吗

  特训学校合法吗 正规的特训学校有哪些课程

  面对小孩的无理取闹 如何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