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孩子教育学校的博客

招生咨询:400-8898-486

如何把爱和规则同时给孩子

  如何把爱和规则同时给孩子?

  现在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包括社会教育,都普遍没有让个体理解爱与规则的关系。结果导致个体不愿意被规则、纪律或法律约束时,便会错误地理解为自己被伤害了,被剥夺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自由。在错误的认知面前,肯定两者会有冲突,但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个体清晰地理解爱与规则的关系,并自觉遵守规则约束。

  规则是什么?应该从小教孩子去理解和接受遵守规则的意识。

  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法律、制度或章程,从而确保在不同空间或场合里的正常秩序。如国家制定的法律,是为了确保每一位公民守法的前提下,让社会秩序得以稳定,让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如学校规范的纪律,仅拿上课来说,则是为确保每一名学生能够在遵守纪律的前提下,让老师能够专注于教学,同学之间不会被干扰。再如家庭制定的规则,则是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遵守约定的行为准则,确保家庭拥有良好的生活秩序。如果个体在不同场合里违反了规则,对他人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就必须要接受规则的惩罚。

  规则与自由是一对矛盾体,没有规则限制的自由不存在,必须要让孩子清楚。

  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至少要经历三个反抗期:2-4岁的第一反抗期,7-9岁的第二反抗期,12-16岁的第三反抗期。在这三个反抗期里,孩子之所以反抗恰是为争取自己想要的自由,而不断挑战规则,试图突破规则约束。但是在一些家庭里,很多家长却非常不理解孩子的反抗行为,认为孩子难管,认为孩子太烦人。事实上,你压根就没有教孩子明白什么是规则,与规则相响应的自由有哪些。我举一个例子,如小学生课后要完成作业,这既是学校对学习的规定要求,也是家庭规则的一部分,如果孩子完不成作业,到学校要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惩罚,在家里同样也要受到父母的批评或惩罚。如果正常完成了作业,并且写的很好,就能得到表扬,就能马上享受活动的自由。家长得给孩子讲清楚啊,不然孩子真不知道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甚至认为你干涉了他的自由。

  理性的爱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之上,没有无原则无底线的爱,这也应让孩子清楚。

  有一句形容缺乏理性的爱叫“孩子还小呢,犯点错,没啥,大了就好了。”这句话恰是把爱给扭曲了,用一种错误的认知去理解爱,并且去给孩子施爱。有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有一个秩序敏感期,一般在2-5岁左右。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对大人的心理依赖非常重,特别需要心理安全感和保护。而为了安全起见,避免孩子因为不遵守规则而造成意外受伤,甚至是丧命,家长必须要教孩子学会遵守规则。此时,孩子父母或幼儿园的老师就是在以爱的名义去教孩子认识并理解规则。然而,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很残酷,很多家长,包括家里的长辈们,都把给孩子的爱超出了原则与底线,变成溺爱、宠爱和纵容。当孩子在不断突破规则安全保障线后,不仅会小错不断,慢慢还会酿成大错,直到将来的违法犯罪。


  如何把爱和规则同时给孩子?

  这是一个很多家长都会迷惑和纠结的问题,我也曾经对此感到无所适从,拿捏不准。

  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并且现在儿子就在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幼儿园,所以作为家长,也从老师那里学习到了很多具体的方法。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的爱一定是要有规则去做限定的,不然那样不叫爱,而是“溺爱”。

  比如,孩子因为喜欢小朋友的玩具,你会允许他去抢或者偷偷地拿走吗?作为任何一个清明的家长一定是不会允许的,对吧?

  而关于规则的问题,在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一书中提到了七大规则,这些是在幼儿园或者其他地方都不允许做的,具体如下:

  1.粗野的语言和行为是不允许的。

  2.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

  3.谁先拿到的玩具谁先玩,后来者请等待。

  4.玩完的玩具需要放回原处,请归位。

  5.做错事需要向别人道歉,也有要求别人向自己道歉的权利。

  6.不可以打扰别人。

  7.学会说:“不”。拥有拒绝别人的权利,也需要接受别人的拒绝。

  这些是真正的爱也不可以跨越的底线,也就是我们必须要守住的最基本的边界,除此以外,可以给到孩子更多的自由。

  除了这7大规则之外,我们还会和孩子制定每一个家庭的家庭规则,比如零用钱,买玩具数量,就寝时间安排等,在制定这些规则需要注意的是:

  1.一定要全家人在一起制定。不能大人自己想出来强加给孩子,需要共同讨论通过才有效。

  2.制定下来就要遵守,不能遇到孩子挑战的时候就一直妥协,那样规则就失去意义了,孩子也会糊涂了。

  3.执行规则时也要适当有些弹性,比如,规定每次看动画片20分钟,但是时间到了,动画片还有几分钟结束,那就和孩子商量把这个看完再关掉。

  4.规则也需要适时调整,但还是要和家人孩子在一起商讨才行。

  以上是我们比较常使用的7大规则和家庭规则的梳理,但是所有这些都需要有真正的对孩子的爱才可以,规则是帮助孩子内心获得更多安全感,力量和边界的;一定不是成人控制孩子的手段。

  如果在制定规则时出发点为了更好的控制孩子,那么要么是根本执行不好,要么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育儿过程中,这两组词一个都不能少的。


  如何把爱和规则同时给孩子?

  我个人认为规则和爱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

  第一步,先把爱给孩子,从各种细节关心孩子,但最重要的是让他懂得关心人,懂得心疼人;

  第二步,当孩子懂得关心人和心疼人以后,就总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比如,坐公交车,前面是上,后面是下,如果没有不遵守规则,那么就会无法上车。

  可能最让人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的要数排队买票了,你好不容易快排到你了,突然插进去几个人,真是让人怒火中烧,这样孩子会我们这时候可以让他从愤怒中明白,这是世界只有尊重别人,尊重规则,世界才不会乱成一锅粥;并且把规则和爱给孩子一点都不冲突。因为这个大千世界离不开爱,因为爱,寒冷冬天才会感到温暖,因为规则,我们才可以换来和平。


  特训学校老师推荐阅读:

  感动早恋女儿的一封信

  巧妙处理早恋

  如何对待学生早恋

  家长给早恋男孩的信

  如何巧妙的制止孩子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