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孩子教育学校的博客

招生咨询:400-8898-486

教育的根本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根本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带动和影响。这是在我从业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因为我是教英语的,发现很多孩子不是学不会,而是根本就讨厌学英语。一开始我抱着把知识教好就行了,后来我发现不对,知识讲得再好,没人想听,照样教不好学生。于是我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打卡,早起在群里发口语练习。

  慢慢地我发现许多学生跟着练起来。后来我再给她们讲要早起,他们竟然接受了,问原因,孩子们说,老师我想成为你。那一刻,好感动,才发现原来以前要求太多,自己做的太少。

  另外,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学会思考,因为教的英语,我发现很多老师,甚至家长,更喜欢灌输教育,一味告诉孩子这个单词读什么,一味告诉孩子,学好英语的好处,大多都是英语可以考上大学,可以找个好工作等等,可是我们却忘了告诉为什么要考大学,我们忘了孩子的年纪也许不会明白大学的意义。

  当我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我发现我们需要引导孩子自己思考,他们的答案也许我们不太接受,但是我们可以倾听,然后慢慢引导,当我这样做了,我发现我的学生不仅爱上了学习,而且性格也有变化,从内向变成外向,所以我认为思考力才是教育的本质。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对未来有好奇心,充满期待。目前面临很多孩子厌学,退学。其实根本原因是我们把教育做的功利化,读书是为了写好作文,学习文化特长是为了高考加分…孩子的好奇心,不断被学业压力磨灭,他们开始觉得学习辛苦,所以他们不再想学习。

  甚至很多人,上了大学后就很少看书,因为家长跟老师说,大学时天堂,可以很舒服。

  其实那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学习是一生的事,今天学不好不着急,我们可以让孩子看那些看似没用的书,也许他们对未来的世界更加期待。


  教育的根本到底是什么?

  “教育”这一词的汉语最早来源于《孟子》《尽心·上》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古代“教”和“育”是分开的。《学记》中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说文》中的“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传授,指点;“育”培养,培育。“教育”就是将知识,经验进行主动的或者被动的一个传授过程。

  我个人认为教育就是对过去经验的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社会发展的新的经验再进行下一步的传承。教育是人类文明延续及发展的联系纽带,它一旦断裂,也就意味的人类文明的戛然而止!


  教育的根本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传播文明、宏扬品德、这也是人类教育的最高目的。

  蔡元培先生曾说:“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纣为恶,无益也。”

  教育始于母亲膝下,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教师,在父母言行之下,都能逐渐影响其性格的形成,最终,孩子是父母亲的一面镜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说,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当今社会所缺乏的不是头脑,而是品德。

  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生活、培养人的个性、陶冶人格推动文化与社会的生长,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最终是以实现理想社会为目的。教育从个人而言,却是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知识来源,一种来自别人,但更重要的还是来自自己。


  全封闭学校老师推荐阅读:

  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给叛逆女儿的一封信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母亲写给叛逆男孩的信

  孩子的情绪教养方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