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磨蹭和不专心更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孩子做事磨蹭不专心,这几乎是他们的通病。而用喊,吼叫,威胁,恐吓等方式来管教孩子,似乎也是绝大多数家长的通病:因为这些方式立竿见影,最节省家长的时间!
为什么不使用其他方式呢?一是不会,二是没有耐心,而且似乎使用别的方式还会让家长自己感到委屈:凭什么孩子犯的错误,要让我忍气吞声的求他,体谅他,为什么他不体谅家长呢?
所以说很多时候即使家长知道这些冲孩子吼叫,威胁的方式不对,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忍住脾气使用它们教训孩子。
那么,我们家长的好脾气都到哪里去了?回想一下,当你们的朋友、领导、同事犯错时,你们是不是不会吼叫吵闹他们,而是给他指出错误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对了,你的耐心,好脾气都用在朋友领导同事那里了。
所以想要对孩子耐心、好脾气,也就要把孩子当做你的朋友,领导,同事。简单来说,就是把你的孩子当做一个寻求独立的人,一个你应当尊重的人。想象一下,你的孩子只是比你年级小,他只是在你的照顾下长大,他和你一样四肢健全,头脑发达,唯一欠缺的就是知识历练。而你可以做的就是帮助他,而不是想机器人那样控制他。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可以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尊重他,请继续往下看;如果不行请再次认真思考前面的话。
当你尊重孩子的时候,你就不会再用那些吼叫、威胁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了。那些方式只会激发双方的矛盾,让问题更加不能解决。该使用什么方式呢?
就事论事,用情商来感化孩子。比如说孩子写作业磨蹭,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磨蹭,是有的题目不会还是一回家就让写作业孩子感觉比较累?假如是孩子一回家就写作业比较累,家长可以说:刚回到家就写作业,是不是很累啊?
孩子:是啊,还没有休息会就要写那么多作业。
家长:那你休息一会喝杯牛奶再写吧,十分钟还是十五分钟?
孩子:十五分钟吧,给我牛奶。
因为孩子已经在磨蹭了,继续让他写肯定还是磨蹭,所以第一句话先表明家长知道他不想现在写作业,很累并同情他。这样说就可以获得孩子的认同。然后呢给孩子提议休息一下是肯定会获得孩子的同意的。但是休息一下必须有时间限制,小孩子都是贪玩的,还是需要家长的督促的,所以要给他个时间限制,给的两个时间都在家长的允许范围内,但是孩子还有的挑选,一般情况下他们也就不再抵触直接挑选一个较长的休息时间了。即使孩子闹着要要更长时间,家长也只能退后一小步,多给个三、五分钟表明自己 的底线。
达到共识后,孩子和家长就都会按照约定行事。这里提醒下,在约定时间快到的时候,家长可以提醒下孩子快到时间了,让孩子提前做个心理准备,这样到了约定时间开始作业就不会有抵触。
对于孩子其他的毛病,家长都可以这样做。不专心的时候让孩子停一下,表明家长的立场和孩子一样,取得孩子的信任,然后让孩子把心里的事情处理完在来做正事,不会有争吵,不会有威胁。家长和孩子双方都达到了目的,就这么简单。
面对孩子的磨蹭和不专心更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孩子写作业特别慢,每天晚上写作业都得坐在他旁边,盯着一笔一划的指导。但是,我们家长又要做饭收拾家务或者忙别的事情,不能时时刻刻在旁边盯着看,一会儿不看着,这边就开始偷懒,玩玩橡皮,玩玩铅笔,一听到有脚步声过来就赶快拿起笔写作业。同班的孩子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他有时候磨磨蹭蹭两个小时都做不完,真是焦虑。
后来听别的家长说,自家都在书桌旁安装了摄像头,就算家长没时间在旁边,也能通过摄像头盯着孩子写作业。看到好几个家长都在用,觉得应该是个好方法,试一下又无妨。
安装好的第一天,我通过摄像软件提醒孩子的坐姿,着实把孩子吓了一跳,等他发现妈妈在用摄像头监视他的时候大哭了一场。
本想着有了摄像头能够帮助孩子纠正写作业磨蹭的问题,没想到却事与愿违,孩子写作业的效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变本加厉,甚至经常会对着摄像头做鬼脸和一些奇怪的动作,让人十分气恼,又担心这样下去会对孩子的心理带来影响,无奈之下四处“求医问药”,遇到了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唐唐老师,她为孩子分析了写作业磨蹭的原因和一些解决办法,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遇到同样问题的家长们能够借鉴。
家长要辅导,但不是监工
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辅导,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时候的孩子识字量不足,需要家长辅助。但有些孩子到了三四年级,甚至是五年级,在做作业的时候依然离不开家长的辅导,这时候就有问题了。
“这个字写错了,赶快改正!”
“这道题老师上课不是讲过了吗,怎么还做错?”
几乎很少看到有家长在陪着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是心平气和的,在旁边一直盯着孩子,一旦发现错误立马指出来并要求改正,孩子稍微慢一点,或者错误多一点,很多家长就开始沉不住气要“河东狮吼”了,这些是大部分家长辅导作业的常态,但其实并不可取。
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
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先改变的是家长,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辅导并不是监视。
孩子年龄小,身心发育并不完善,这时候父母要尊重孩子年龄的特性,不能一直催催催。
试想一下,你在工作的时候,老板一直站在你旁边盯着你看,还时不时的吼你两声,你还能专心工作吗?这时候内心估计只剩下愤怒、委屈、生气这些无关工作并且影响工作效率的情绪了。
如果父母实在放心不下孩子自己写作业,可以找本书或者拿本字帖,和孩子一起学习,大家各做各的事,当孩子想玩的时候,看到父母依然在认真的学,多少都会受到影响。坚决不能出现父母一边刷手机一遍催促孩子学习的现象,这样只会让孩子不服气,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辅导作业时,先抓习惯,再抓错误
做作业之前有三问:
今天各科的作业量有多少?
今天的作业有哪些难点,打算怎么做?
今天计划先从哪一科作业开始做?
让孩子在做作业之前,心里有谱,让孩子养成学习有条理性的好习惯。
父母检查孩子作业
检查作业须知:
唐唐老师说,我们家长在检查作业时,如果发现有错题,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哪一题做了,而是告诉孩子这里面有两道题做错了,让孩子自己找出来,这样就迫使孩子再次检查自己的作业,不会过度依赖父母,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现在的陪伴是为了今后无需陪伴。孩子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和我一样的家长们能够引以为鉴。
面对孩子的磨蹭和不专心更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做作业、吃饭拖拉,可以这么做,前段时间刚让姐姐在外甥女身上测试了一下,立竿见影。
姐姐一直特别头疼小外甥女吃饭拖拉的问题,好话说尽,连哄带骗,发现孩子该吃多久还是吃多久,一口饭在嘴里能含上半天,一会发发呆,一会听人说说话,一会又说不要这个不要那个,最后不得不开启河东狮吼。一顿饭下来感觉双方都元气大伤。姐姐很是纳闷,自己和他爸爸都是做事雷厉风行的人,怎么女儿就做事如此拖拉呢?不单单是体现在吃饭上,刷牙、出门、做作业等等。
于是我跟她说试试跟孩子比赛吧。孩子吃饭前,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喉咙有点不舒服,吃饭比较慢,你也不要吃慢点等等妈妈哦。
孩子一听这话,平时都是妈妈一直监督自己吃饭的,今天自己要陪着妈妈吃饭,好开心啊,我要好好表现才行。她就会不自学地吃快了。看到孩子吃快了,你也可以旁边接着说,你吃慢点等等我啊。
如果这时孩子吃得比以前快,你就要表现得略显失望,然后不得不说,哎呀,怎么今天你这么快呀,你以前不是很慢的嘛!如果孩子还是像以前一样慢,你就及时给予鼓励说,你真是了不起啊,你真的可以吃得这么慢啊。你的鼓励是孩子的动力源。
除了可以跟孩子比赛以外,面对拖拉的孩子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小龄儿童很多事情刚学会,比如穿衣穿鞋吃饭,做起来慢是正常的,还有一些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越是催他越容易出错,所以要先理解孩子的个性和实际情况。另外有些孩子不爱做作业,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这个科目的老师,所以提不起积极性,或者是因为自己觉得作业难,做起来就慢了。总之,在说孩子前要先了解清楚情况,不要一昧的催孩子。
第二 家长看问题要多从积极视角出发
上面教姐姐的方法中在最后孩子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奏效时,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尽量找到孩子的优点夸夸,没有哪个孩子不爱被肯定的。比如孩子慢,你可以跟他说“好像比昨天快多了哦”“虽然你比较慢,但穿的衣服很整齐呢”“作业的字写得好工整呢”“你正在努力想做快一点”。
第三 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低龄儿童一般都没有时间观念,你们说的都是具体多长时间。平时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给他一个概念,比如听一首歌的时间是多长。当孩子完成任务时,提前跟孩子说多长时间完成,就是听几首歌的时间。当他开始做时就给他放歌,看他完成多少,然后告诉他,他用了多长时间,下次他就能比较直观地知道需要掌控怎样的速度了。就像我们自己考试一样,一开始也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都是在不断训练中,才能知道如何分配时间的。
心理学中有个专有名词,叫作社会抑制效应。即当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尤其是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或者不太熟练的事情时,如果有他人在场,做事的效率和发挥的水平就会降低,做事的动力也不如一个人时强。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你给孩子辅导作业,苦口婆心一遍遍讲题,他却变得呆若木鸡,反应迟钝了。另外,一个磨蹭的家长背后肯定有一位着急的家长,平时催得多了,孩子已经产生免疫了。
浙江问题少年学校老师推荐阅读:
十六岁是不是叛逆期的高峰 十六岁的孩子为什么叛逆
男孩的叛逆期结束时间 男孩叛逆期一般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