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不好,我心情烦躁该怎么办?
家长可以承受工作中的压力,也可以承受生活中的痛苦,但却没有办法接受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不努力和不上进。
我是一位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家长,也有同样的体验和感受。
2017年的后半年到2018年前季,由于我身体的原因,大半年时间几乎奔波在医院和家庭之间,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管理孩子。
而我的孩子那时正上五年级,是小学阶段学习最为关键的时期。
由于没人管理,我们只能把孩子放进了托管班。令我没想到的是,儿子原本一直排在全年级前20名左右,但现在一下子滑到了全年级100名以后。看到这样的成绩以后,我和妻子感觉到整个都快要崩溃了。
好在我们还能够理性的面对孩子成绩的下滑。
冷静一段时间后,我帮孩子寻找成绩下滑的原因。其实,我心里最为清楚,大半年的时间我和妻子几乎根本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
孩子毕竟是孩子,家长没有时间管理他,他又不能很好的管理自我。学习上没有监管,生活上没有家长照顾,就连正常的上课、作业都不能够好好的完成,所以成绩下滑也是必然的。
我知道,我的孩子基础还不错,所以我并没有过多的指责他的成绩下滑,而是很认真,很严肃的帮助他分析成绩下滑的根本原因所在。并帮助他制定了重新奋起迎头赶上的行动计划。我知道,小学阶段只要基础落不下,努力一把是完全可以赶上去的。
我帮儿子制定了一个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五年级期末必须要考到前50名,六年级的中期考试必须重新进入前20名。
从2018年的后半年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帮孩子完全实现了这个目标,他现在的状态非常好,基本牢牢地站在了全年级前20名内。
孩子的成绩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找到这个原因才是最根本的。
不管说一千道一万,学习的事情最终还是要孩子自己动起来。如果孩子的内动力和主动性不能够被激发出来的话,即便是家长花费再多的苦功也是低效的。
孩子的成绩不好不要紧,最为要紧的是他有没有奋发向上,努力上进的信心和决心,有没有真正的行动力。
现在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一起寻找学习不好的原因,鼓励孩子大胆的超越自我,一步一步地朝前赶,只要落得不太远,就一定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追赶超越的。
孩子成绩不好,我心情烦躁,无法好好工作,生活,我该怎么办?
有位心理学的朋友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是世界的中心,你变了,世界就变了。”她的话击中了我,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做一些令自己愉悦的事情,少去关注负面的东西,少看令人恐惧的电影电视,少说负面的话。每天让自己对孩子说一句正面的语言。
孩子的成绩暂时不去关注,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我学习画画,慢慢的,随着画笔在纸上游走,焦虑的心情一点一点在减轻。
孩子因为我去做自己的事情,没有过多的关注他,有了自己的空间,和我的关系缓和了很多。他做手抄报的时候会过来请我帮忙设计版面,而且老师也反应,孩子的学习状态好改善了很多。这一切的变化只因为我自己小小的改变,让我感到惊喜。
通过这件事情,我反思了自己情绪焦躁的原因。把自己对未知的焦虑和对孩子的一些负面的想像全投射给了孩子,对他报了过多的期望。从来没有关心过他的学习是否吃力,累不累,只一味在要求结果。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多了,孩子自然也会烦。做父母,想要爱孩子,首先要关照好自己的内心,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让内心的有丰盈的爱,爱才会流动,才会溢出来,才够去爱自己的孩子。
心情烦躁也许并不是因为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而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潜意识把对自己的愤怒投射到孩子身上。这时候你该告诉自己,是你内心的小孩累了。你要转过身,对自己说声:“谢谢你,你辛苦了!”去找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放空自己,暂时不要去管孩子的成绩,不要去管家里是否整洁,看看自己。养养花,去看场电影,在路边的花店为自己买束鲜花,约上朋友去小聚一下,给自己放个假,放空自己,负面的情绪清空了,你才会有心情去面对孩子。
带着情绪和孩子交流,只会给双方带来伤害,长期的负面情绪,对孩子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越来越没自信,甚至是产生厌学的情绪。
学习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尝试阶段、犯错阶段、困难和阻碍期、冲破障碍阶段和调整阶段。而且把学习纳入长期的计划中。这需要一些正面有利的方法。我们要告诉自己:
一、不要过于苛责自己。要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并且也做得很好了。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要有充足的睡眠。以及对孩子的关爱和鼓励。
二、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给孩子制定一个有点难度,但是孩子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或者把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
三、让学习的方式变得有趣。父母只是扮演陪伴的角色,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告诉孩子:“你能做到的!”向孩子请教学习的方法,提高孩子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四、不要给孩子轻易贴上负面的标签。如懒惰、做事慢、不爱动脑、粗心等等,负面的评价太多了,会让孩子困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里,孩子也会按我们期待的那样。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正面的回应和好的期待。永远记得带着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一些可以自我实现的正面预测。
五、头脑时刻要保持清醒。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注意分辩自己的用词,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在打击他,还是在帮助他成长呢?这些语言是否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呢?
六.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可以做得很好。用积极的语言去暗示他,去鼓励他,让他在作业中找到成就感,体验到付出努力的乐趣和取得进步的快乐。父母的信任和孩子对学习的自信是内在学习动力的主要源泉。
结束语:圣雄甘地说过一句话,要想改变世界,得先改变自己。所以孩子问题的根源在我们自己身上,先放下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执念,回过头来好好爱自己吧。
我想说说我的感受,我在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很焦虑,孩子成绩一直都不好,虽然不是甩尾巴,但是确实也非常不理想。我紧张到他考试的当天我一天完全不能工作,考试前一周每天给他复习到很晚。
孩子考不好我歇斯底里的发脾气。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我像个祥林嫂一样见到每一个人都会吐槽我孩子的学习状况。在他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育儿观察节目,我发现里面三个母亲的错误育儿方式在我身上都存在,而且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开始从自身反省,我开始慢慢和他交流,同时我开始不是那么的注重成绩,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放弃,可是我认为这是一种自我的调节,让我和孩子都能够达到一个相对平衡舒适的状态。我只对他的习惯,人格,思想给与正确引导。学习方面给他创造条件,但是其他全部顺其自然。
今年他四年级了,去年三年级一年他的成绩有所略微提升,是在我没有催的很紧的情况下。所以我意识到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的长处,也有他自己的想法。正确的引导就好,同时也是对自己好。我现在就是感觉儿子和我都很轻松。
作为老师,我今天彻底理解了家长这种提心吊胆的心情。因为一个孩子交卷子差点交了白卷,我差点气哭,气得手直哆嗦。
然后,我把消息发给这位孩子的妈妈,我能感觉到,孩子妈妈快急哭了。
因为我们是私立学校,暑期的课是免费给孩子补课的。他的二次函数学会了,开了学,再考一遍,却出现了问题,好多题不会写。
我急得直跺脚。
很理解家长的心情,全班那么多孩子,就自己家孩子学习不好
很多学校是存在考核的,按照班级平均分的排名给老师发绩效。于是,学习不好的孩子会被格外关注。
尽管我们学校没有这种制度,但孩子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们能不能拿到好一些的offer。所以,每个孩子都得重视。
但是,我拼命的去教他们才发现。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占了90%的比重。不管老师和家长多么努力,孩子自己心思不在学习上,那么,收效甚微。
所以,必须要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1,家长至少要做个好榜样,不能光指望着孩子有自觉性。父亲们,至少要放下手机和游戏,母亲们也是。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少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在游戏,自己在努力。
2,提供给孩子持续的关注,而不能只看分数。
很多孩子学习不好,各科老师都会格外关照他:留更多的作业,批评也更多。
他们心里也不好受,写了作业多了,很多孩子没有自主的复习能力和改错能力。所以他们的成绩即使这样也不会提高。
合理规划路线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一直学到大学,现在很多地方都缺高级技工。也有很多人,凭借自己的努力,靠今天的新媒体,直播等。找到自己的出路。
孩子除了读书,有很多很多种选择。但是,最少要读完高中,然后再接着读大专等学校。
高级技工配上不错的学历还是可以选择的。
浙江特训学校心理老师推荐阅读: